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手机版

市场需求分校越开越多 “衡中入浙”动了谁的蛋糕

来源:法制日报 发布时间:2017-04-30 12:00:41

实质相同保持生源优势

针对“衡中入浙”,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向媒体表示:“这所学校是应试教育的典型,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,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,我们浙江不需要。”此后,杭州市召开名校校长关于“衡水中学现象”研讨会,研讨衡水中学办学模式是不是当下优秀学校的样板,是不是浙江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模式。

上述言论引发了“衡中模式”背离素质教育的争论,然而,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却认为,舆论把“衡水模式”之争理解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是偏离实质的,在当前的升学评价制度之下,我国大多数省市的高中,都没有摆脱应试教育。

而就在“衡中模式”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时,浙江一些民办学校招生问题同样被舆论关注。有媒体报道,杭州民办小学近期现场招生太火爆,有学校录取比例达到20∶1。在此背后,由于浙江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红头文件,并且国务院于2010年把浙江省列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,民办教育发展迅速,该省民办学校教学水平被认为高于公办学校。

据了解,由于公办小学、初中实行学区制,学生就近入学;民办小学、初中没有学区限制,全市招生。而浙江民办教育通常有名校背景,要么为本地企业与名校合办,要么为引进发达地区教育资源,甚至实行“国际化”的教育模式,规模大教学质量高,升学率较公办学校高很多。因此,浙江实现了教育资源快速流动和教学水平快速提升。

然而,也有观点认为,浙江的民办教育招生与“衡中模式”一样,都属于“掐尖”:民办小学、初中因为不受地域限制,往往可以招到好的生源,升学率年年攀升,考上重点的越来越多;公办学校则因为区域限制,生源越来越差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“衡中入浙”表面上是本地素质教育遭遇外地“应试教育”入侵,但实质上是如火如荼的民办教育如何实现教育公平,真正使学生身心受益。舆论在同样评价体系下对不同实现路径的单纯比较,显然并不能说明问题。

强化监管尊重教育规律

“将在校时间完美分配,不落掉任何碎片时间,只要有一定学习基础,提高是必然的。”2013年,正在北京读研究生的王宏博看到了某报刊对衡水中学的深度报道,当看到其中对“衡中模式”概括为“建立在对学生时间控制基础之上”“管理没有死角”时,他深以为然,“教育落后地区差的不仅是名师,还有对教育效果的科学研究”。

当年,与王宏博一起从张家口到衡水中学补习的学生有很多,与其他地方过来的补习生不同,他们都曾经是张家口各所高中的“好学生”。由于地方教学质量不同,从全省排名来看,有时张家口排名靠前的好学生高考分数反而不及一些地方的中等生。在王宏博看来,这是一种正常的“良禽择木而栖”的现象。

“县里的学生到市里读书,普通高中的学生争着到重点高中读书,只要教育资源、教学水平存在差异,这种学生的流转就不可避免。”王宏博谈及一个有趣的现象,他离开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后,老校长退休,新校长开始推行“衡中模式”,学生高考成绩明显提高,到衡水中学补习的学生反而下降了。

另一种声音则认为,“衡中模式”并没有真正带来教育公平,从生源角度来看,其正是用全省招生、全地区“掐尖”的方式得来升学政绩,这与浙江省一些名牌民办小学、初中如出一辙。

有专家认为,民办教育应当成为公办教育合理合法的有益补充,而不是将当前公办教育中某些违背教育规律、有损教育公平的做法进一步演绎、发挥。在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精神、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过程中,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积极作用,有所为有所不为,彻底摒弃过去导致一些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政绩思维、功利化思维。

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所在地的平湖市教育部门表示,待衡水一中平湖学校开学后,教育局会对其进行教育教学上的业务指导,按照浙江省教育厅规定的课程标准来实施,对其进行监管,如有问题会纠正并要求其整改。如此,“衡中模式”将与浙江当地教育理念相融合,本着尊重教育规律的思路持续发展。

上述言论引发了“衡中模式”背离素质教育的争论,然而,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却认为,舆论把“衡水模式”之争理解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是偏离实质的,在当前的升学评价制度之下,我国大多数省市的高中,都没有摆脱应试教育。

而就在“衡中模式”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时,浙江一些民办学校招生问题同样被舆论关注。有媒体报道,杭州民办小学近期现场招生太火爆,有学校录取比例达到20∶1。在此背后,由于浙江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红头文件,并且国务院于2010年把浙江省列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,民办教育发展迅速,该省民办学校教学水平被认为高于公办学校。

据了解,由于公办小学、初中实行学区制,学生就近入学;民办小学、初中没有学区限制,全市招生。而浙江民办教育通常有名校背景,要么为本地企业与名校合办,要么为引进发达地区教育资源,甚至实行“国际化”的教育模式,规模大教学质量高,升学率较公办学校高很多。因此,浙江实现了教育资源快速流动和教学水平快速提升。

然而,也有观点认为,浙江的民办教育招生与“衡中模式”一样,都属于“掐尖”:民办小学、初中因为不受地域限制,往往可以招到好的生源,升学率年年攀升,考上重点的越来越多;公办学校则因为区域限制,生源越来越差。

从这个角度来看,“衡中入浙”表面上是本地素质教育遭遇外地“应试教育”入侵,但实质上是如火如荼的民办教育如何实现教育公平,真正使学生身心受益。舆论在同样评价体系下对不同实现路径的单纯比较,显然并不能说明问题。

责任编辑:FG003

频道精选


 
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
 

新化月报网-记录中国、解读天下!所有文章、评论、信息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请核实,风险自负。
 

Copyright 2013-2017 新化月报网 版权所有
 

Copyright@1999-2017 www.xhyb.net.cn    All Rights Reserved  互联网出版机构 ICP备1602369516号-1
 

联系网站:lianxiwangzhan5@foxmall.net.cn     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:jubao@123777.net.cn